线路设置
天水市—陇南市
第一天
研学点:秦安县文化馆
研学课程:《民间小曲》
秦安小曲,又称“秦安老调”,是采用秦安当地方言演唱的古老的传统曲艺品种。曲调高古而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音韵悠长而宽广,唱法柔媚而雅致,唱腔细腻而圆润。欣赏秦安小曲演唱,与演员交流,了解秦安小曲在曲调、曲词和表演形式方面的特点。
研学点:天水伏羲庙、天水市博物馆
研学课程:《人文始祖》
伏羲庙,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上,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学习关于伏羲女娲的知识,了解华夏先祖的伟大功绩。
第二天
研学点:天水胡氏古民居
研学课程:《胡氏民居》
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称南北宅子),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西北地区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根据现场调研,查阅资料,写一篇关于“天水胡氏古民居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调查报告。
研学点:天水民俗博物馆
研学课程:《民艺芬芳》
天水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以民俗文物为特色。有“家族谱系、祝寿、婚庆陈列”“祭祖、闺房及家居生活陈列”“书房、佛堂、私塾陈列”“皮影专题陈列”“书画、剪纸陈列”和“刺绣、银饰陈列”共6个基本陈列。在天水民俗博物馆欣赏天水古琴、张家川花儿、武山旋鼓舞等非遗表演。通过陈列品,全面了解天水传统民俗,为你最感兴趣的展品写一段宣传语。
第三天
研学点:天水雕漆厂
研学课程:《螺钿之美》
天水雕漆是甘肃省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工艺,以选料严格、工艺精湛、造型奇特、图案古朴、漆质坚硬、漆面光亮、耐酸耐碱耐高温,既可观赏又可实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探究雕漆的制作工艺,了解每道工序的作用,探究天水雕漆不褪色的原因。
研学点:西和县晚霞湖旅游景区
研学课程:《乞巧之乡》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都会举行隆重的中国民俗祭祀歌舞活动,未出嫁的姑娘们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是谓“乞巧节”,其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在西和晚霞湖乞巧民俗文化展览馆深入了解西和乞巧节,梳理乞巧仪式的内容,探究乞巧节习俗的由来。
第四天
研学点:成县面塑传习所
研学课程:《面塑雅韵》
成县面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古籍中多有记载。成县面塑将传统的面人制作技艺和现代美术技法相结合,将一块块面团变成了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动手制作一个小型面塑作品。
研学点:徽县金徽酒厂
研学课程:《闻香识匠韵,知味醉金徽》
白酒酿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原粮收割到美酒,需要历经泡粮、蒸煮、摊晾、翻粮、拌曲、入窖、出酒、缸储等多个工序。在金徽酒厂了解酿酒工艺,学习工匠精神。
第五天
研学点:陇南市文化馆
研学课程:《高山古韵》
武都高山戏是流传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山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欣赏经典剧目,了解高山戏的特点。
研学点:陇南市博物馆
研学课程:《既然有陇南,何必下江南》
陇南市博物馆于年成立,以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等展品为特色。根据“陇南古代文明展”“碑刻拓片展”等专题展览,了解陇南地区的文化渊源,感受陇南的风土人情。
来源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节会与宣传推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