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全域旅游补短板强功能

医院订阅哦!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成县为巩固脱贫成果、承接乡村振兴战略,丰富乡村旅游内涵载体,完善乡村旅游功能,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吸引力,从年4月10日开始,先后用20天时间组织文旅界人士多次深入调研,到康县专题考察学习,结合乡村全域旅游实际,挖掘乡村文旅特色资源,精心规划设计,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项目。

该项目是推进旅游扶贫,立足“旅游全域化”发展,以“服务三大景区、连接南北环线、辐射省界县界、全域布站设点”为思路,重点围绕“补短板、强功能、创特色、优环境、促增收”,逐步解决补齐全域旅游短板、改善旅游设施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能力问题,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参与旅游服务,增加群众从业就业,促进稳定脱贫增收。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一项目安排总投资.75万元,项目批复涉及10个乡镇16个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3个、乡村旅游驿站7个、旅游服务节点17个,其中包括4座旅游厕所,8座廊亭,3个村风貌改造户及农家乐提升改造等。

目前,该项目已建成镡河乡建村旅游服务节点、纸坊何堡村旅游服务节点、红川吕坝旅游服务节点,完成了龙峡村、王磨村风貌改造及店村新村机场连接线等施工点建设,其余项目正在涉及乡镇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有序推进实施,总体工程进度达到70%。其中,店村新村服务节点从文化的视觉进行设计,把成县最具代表性的西狭颂古栈道及摩崖石刻、鸡峰山、杜甫草堂、吴挺抗金故事、重要历史人物(李翕、马融、裴守贞、吴道子、杜甫、吴挺、张三丰、宋琬、黄泳)等成县文化名片,通过汉简浮雕,集中展示在机场连接线这条迎宾大道上,向过往游客宣传成县,将提升全域旅游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提升成县在机场高速大通道上的窗口形象;镡河乡建村旅游驿站及服务节点作为南环线的省界出入口,充分利用犀牛江沿岸优势资源,围绕犀牛江百里乡村旅游风情线,着力完善南部百公里自驾游环线上的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打造甘陕交界线上的旅游示范带;纸坊镇何堡村、红川镇吕坝村两个服务节点,分别连接西和县、徽县的县界出入口,突出全域布局,推进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均已竣工投用。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但服务了成县三大重点景区,串联了南北自驾游环线,融入了成县非遗文化乡土民俗特色,配套了乡村旅游驿站,还进一步健全了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了旅游服务功能,提升了乡村旅游服务设施水平,带动了成县南北山区项目沿线周边群众在旅游发展中多渠道增收,撬动乡村资源变资本,带动群众发展第三产业和农产品电商,拓展致富渠道,实现稳定脱贫。

今年,成县将全力加快项目实施,并紧紧围绕乡村旅游优美环境打造,以提升乡村观赏游、乡村体验游的人群吸引力为核心,深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资源,突出成县秦、汉、唐、宋文化特点与风格,在现有旅游环境和服务设施的基础上,继续挖掘元素,提升内涵,配套建设必要的景观节点、旅游休憩点,强化乡村自驾游沿线公共服务设施,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结合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建设、运营好乡村旅游驿站,带动群众通过旅游产业增收,并积极扶持有条件的村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民宿,将现有可观赏体验的休闲度假村区、观光园、农业园串点成线,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从实地采访中我们发现,随着一个个服务节点的建成,随着旅游驿站的布设,随着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从无到有,项目将紧密衔接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突出成县“千年古县”文化元素及“陇上江南”生态特色展示利用,结合大数据建设和智慧旅游,坚持精品化、差异化发展,构建一村多景、一乡多线、环线连带的成县特色乡村旅游体系。

袁晖陈睿李金鑫(实习)报道

总监制:高峰监制:刘敏

责任编辑:王向荣本期制作:肖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hj/12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