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苏看展逛林,线下惊奇之旅即将启程

1.9/1.10我们线下小工坊正式开启

各地小伙伴来到线下

开启一个与众不同的周末

小编听说有的小伙伴参加完WORKSHOPlite

还会多待几天逛吃逛吃

我们赶紧整理各地区展览、特色景点

上海、北京、广州、苏州

期待朋友圈看到你的打卡哦!

线下打卡地图正式开启

上海/广州/北京小编精选数个展览

劳逸结合让展览激发你的设计灵感

上海

01

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

年12月27日-年3月21日

免费

OCAT上海馆

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

“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RefocusingontheMedium:TheRiseofEastAsiaVideoArt)。此次展览将首次汇集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开创了录像艺术实验之先河的重量级艺术家,旨在重新审视艺术家在东亚录像艺术兴起之时对于这一媒介的处理方式,并以期为跨国性当代艺术媒介的录像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历史梳理做出贡献。

02

叶子乐:天方叶谭

年12月31日-4月18日

尚艺画廊

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号

一片正在被切割的生肉墙绘(MeatMural)占据了原柏林墙建筑体的侧立面,顶部锋利的刀面上赫然刻着BERLIN-。视觉艺术家叶子乐就居住在柏林贝瑙尔大街(BernauerStra?e)附近,时不时能撞见这股鲜红色的张力,它象征着柏林墙的修建和东西分离对城市居民所带来的阻隔与伤害。触动之下,时处年特殊的防控阶段,叶子乐重新审视了人际阻隔,文化断裂的情景。如同波普艺术家们常常抛出他们的概念口号,叶子乐的文字游戏也是解读他“成人童话”的重要线索。展览中的两个系列Let’sMeat与MyDear均以谐音让人产生阅读与听说含义的间离,而他生产的小熊与小鹿则变成了视觉的中介物,指代不愿言说社会意义。

03

出神

年12月19日-年3月19日

昊美术馆

浦东新区祖冲之路弄1号

展览主要呈现靳山和赵洋近年的创作,包括绘画、雕塑和装置。两人的作品,在时空构建与自我表达中形成非线性的连续交错,以不尽相同的躯体(形象)展开线索,探寻在文化形塑中发展出独特精神状态的路径,提供了对不确定的全新想象。

04

中国色:走向绝对的东方美学

年11月28日-年2月21日

收费

龙美术馆西岸馆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号

本次参与展览的5位艺术家,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试图理解中国式艺术:邱世华的白色绘画、梁绍基的蚕丝作品、刘建华的白色瓷器、秦一峰的高级灰摄影以及陈彧君的水墨拼贴,他们选择让自然成为礼物,接续了中国传统的精神价值:让自然来为,让天道自成,让时间来为,让让予来为。艺术成为一种人性谦卑与让予的态度,成为肯定自然可再生性与绝对性的伦理。

05

重建Re-en-vision

年12月9日-年2月17日

工作室画廊

静安区胶州路号31幢1楼

年12月9日,工作室画廊很荣幸与TheArtling联合呈现艺术家红薯的个展《重建》。展览展示了艺术家在近七年来的重要作品。艺术家通过在作品中使用叠加的方法来营造观看日常生活的另一种形式,作为其学习如何用艺术进行“栖居”的一个实验。所有展出的作品完全使用传统胶片和暗房制作。制作方法涉及大量的对原始材料的把握和手工操作。创作过程中,不仅包含了艺术家重复拍摄空间的实践,同时在其暗房制作中也采用了大量人为的机械性重复。通过在作品中超越常理的重复,红薯展示了真实世界的梦幻,而不是影像的真实。

06

安德烈·布特兹:光,色彩与希望

年9月26日-年1月10日

免费

余德耀美术馆

徐汇区丰谷路35号

本次展览将呈现布特兹25年来的实践成果,围绕其最为人熟知的卡通形象与色彩风暴展开,为中国观众带来他的最新创作。

广州

01

-毕加索麻胶版画展

InArcadeGallery

年12月10日-年01月28日

免费

广州荔湾区沙面北街73号首层InArcade廊厅

毕加索给外界“疯狂艺术家”的印象,但他也是位“入世”的画家,注重自己作品的商业价值和前景。他多产、无所畏惧地创新、一生的艺术风格极其多变且一直在向前发展,走在时代的前沿,是他被尊为大师的原因。InArcade希望凭借自身专业实力,为公众近距离呈现欧美版画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通过常设展览和主题特展,和公众一起挖掘、交流版画的趣致。

02

无一不造

年11月08日-年02月28日

免费

广州天河区天河南一路六运二街33号

无一’不造或无一不’造以理解。造,可为行为——非常态行为方式。非常态语言方式。不造*不创造不知道。将物质特质抽离、属性瓦解,以失语呈现。物质的自我,洞悉于我,岩浆结固成岩时留存空气形成的孔洞,可见物质性状而可知物质生命。通过物质认识物质之外的一切。亿年前的地球形成,伴随频繁的火山运动,生命循环往复。爆发先于生命体的物质,产生生命体所需的物质,而自成生命景象。火山岩,是其产物与表现载体。

03

民国海淘生活

广东二十世纪初的洋货风潮

年12月12日-年03月14日

免费

广州天河区广东省博物馆

民国是个很特别的时期,是中国历史短暂而传奇的小浪花,短短数十年,中西文化迅速交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西方元素大量流入,给彼时的生活带来不同以往的方式。此时的广东出现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追求洋货成为了人们的消费主流。于是,“来佬货”(舶来品)以及中外的观念、娱乐方式、生活形态在民国时期开始了各种交汇和融合。辛亥革命后,男士剪掉辫子,梳起了小分头,穿起了洋服。女士的改良旗袍成为了年代的标志和经典。彼时的省城街头,在洋轿车和黄包车交会的瞬间,华侨用相机记录着久违又陌生的场景。太平馆(西餐馆)的斛光交错中,留声机吱吱呀呀缠绵悱恻的小调中,又曾上演了多少如电影般的美丽片段。百年前的海淘,如何改变当时人们的生活?又给我国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和启示?粤博诚邀您回顾“民国海淘生活”,从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详细解说那个传奇年代。

04

错觉FeelingRight

年12月31日~年02月28日

ART23当代艺术馆广州市越秀区启明社区启明三马路23号

「FeelingRight错觉」是指颜色的错觉和感官的正确。作者运用电子绘画的形式,探索颜色和几何在模糊作用下产生的视觉冲击力所带来的纯粹的感官体验。灵感源于作者对颜色的纯粹和愉悦的着迷。生活在一个网络刷屏的时代,感受时常被忽略,变得更加难以分析和理解。作者期望籍着本次展览,重新思考在形与色之于观者的视错觉体验和正面感受。

北京

01

幻景-当代艺术与增强现实

年11月28日-年02月10日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艺术区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年11月28日至年2月10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AR(增强现实)艺术特展“幻景:当代艺术与增强现实”,展览由UCCA携手全球最广泛致力于媒体技术的平台AcuteArt共同呈现。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AcuteArt应用程序,在UCCA及展览合作伙伴,艺术区西门对面的Stey-共享公寓观看展出的AR艺术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妮娜·香奈尔·阿布尼、达伦·巴德、曹斐、奥拉维尔·埃利亚松、KAWS和阿丽莎·柯维德。

02

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

年12月19日-年03月28

免费

北京市朝阳区金蝉区西路OCAT研究中心

《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是陈淑瑜以展览的形式,在空间理论、设计批评和物质文化领域中,对陈淑瑜的一种反思,也是陈淑瑜在展览中对公众的一种展示。该展览是OCAT研究中心在完成空间改造后,第一次利用整体展厅进行展示。馆长以OCAT研究中心具体地点为目标,在与艺术家共同交织的研究线索中,将焦虑作为从现实到理想境界的入口,为每一件艺术作品所探索的空间概念建立具体的地点、关系和情境。以非时间轴为轴,呈现了空间与身体相互建构的历史与现实。

03

TropicalRoom热带房间

年11月07日-年01月30日

免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艺术区东街D08-3户尔空间

当寒冷的冬天来到北京时,来自南方的陈丹长笛将在户尔空间呈现她的第一个个人展览——“热带房间”。在艺术创作的核心主题——继续观察自我认识、自然和想象中的风景,陈丹的长笛运用影像、装置、文学等媒介,继续探索自然环境、人类情感和人造世界的知觉与经验。此次展览将系统地展现陈丹对长笛艺术的最新思考和实践。画家以“热带”和“帝国”为命题,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在无声处分辨出情感的细微变化。

04

「生命之美」公益展

年12月1日-年3月初

免费

北京自然博物馆(需要提前预约)

本次展览共展出件动植物标本及化石,分为昆虫、哺乳动物、鸟类、植物等7个部分,展示北京自然博物馆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就,尝试开拓赏析「生命之美」的崭新视角。

昆虫的身体结构极为精巧,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触角、复眼、口器和翅膀等器官都高度特化;哺乳动物是现生动物中高度进化的类群,也是动物界分布最广泛、多样化程度最高的一类。

植物有着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的叶,有圆形、椭圆形、矩圆形、菱形、扇形、心形、似手掌形、似羽毛形等;化石真实反映了亿万年前古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活灵活现地展示出生物神奇的演化过程。

05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

年11月14日-年1月31日

收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火车驶出挂有标志性的瑞士国铁(Mondaine)时钟的苏黎世火车站台,驶往余公里以南的洛桑路途中,覆盖着积雪的绵延山脉到波光淋漓的湖面,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塑造了瑞士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也同时挑战着旅行者的视觉经验和感知。“在群山、丘陵和湖泊之间”基于策展人在过往两年内在瑞士的访问和调研,以瑞士的地理环境作为隐喻,将从地理、神话、科技和日常相关等不同维度考察与这个国家社会、文化相关的摄影和相关媒介的作品,在展现一个融合和复杂的当代瑞士的同时,侧面考察瑞士当代图像创作的独特之处。展览共挑选了7位活跃在国际舞台并引领瑞士当代摄影的摄影艺术家,以及两位曾经参与瑞士驻留项目的中国摄影家的9组作品。他们的作品所构建出的诸多线索层层叠加,带领观者在当代瑞士的视觉世界中穿行。

苏州

X

逛林子啦

来到苏州,展我们先放一放

那么多中国古典园林怎么能错过呢!

小编当时实习的时候可是对

园林里的亭台楼阁流连忘返

那么今天就一起看看有哪些园林值得一去吧~

精彩内容正在加载中

拙政园——中国园林之母

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留园—“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全园大致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为原留园所在。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网师园—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

网师园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网师园是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四进,自轿厅、大客厅、撷秀楼、五峰书屋,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

环秀山庄—山景园代表作

环秀山庄是以假山为主的一处古典园林,可以称得上是山景园的代表作。此园本来园内地盘不大,园外无景色可借,造景颇难。但因布局设计巧妙得宜,湖山、池水、树木、建筑,得以融为一体;而于假山一座、池水一湾,更是独出心裁,另辟蹊径,两者配合,佳景层出不穷。望全园,山重水复,峥嵘雄厅;入其境,移步换景,变化万端。

其中,假山和房屋面积约占全园四分之三,水面占四分之一,园西北部为精巧的石壁,北部是临水的“补秋山房”,东北部为“半潭秋水一房山亭”。步移景转。园中另叠有一座假山存留至今,为清乾隆时叠山名家戈裕良所建,其主峰突兀于东南,次峰拱揖于西北,池水缭绕于两山之间,使人有在一畴平川之内,忽地一峰突起,耸峙于原野之上的感觉。其湖石大部分有涡洞,少数有皱纹,杂以小洞,和自然真山接近。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啦!

同学们赶紧把看展逛林提上行程

来线下WORKSHOPlite的小伙伴注意保暖

明天期待我们

线下见!

近期公开课合集

提升自己的机会来啦,公开课汇总持续更新中...

近期线上课程合集

线上课程汇总,足不出户也能技能up!

20FALL经验谈合集

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最全录取经验分享

20FALLoffer播报

全球top5院校创再新高!

Studio成果分享

一个项目能激发多少绮丽想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hj/12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